【生活小窍门】"听"出好西瓜:瓜农祖传的挑瓜秘诀
"啪、啪、啪"——盛夏时节,在水果摊前拍打西瓜的身影随处可见。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专家介绍,这种看似随意的动作其实大有学问,是流传数百年的"音辨西瓜法",准确率高达85%以上。
家住昌平区的老瓜农张德顺每天清晨四点就起来"听课"。他敲击着一车西瓜对记者说:"生瓜声音像敲木鱼'噔噔'响,熟透的会变哑巴,只有八成熟的才发出'嘭嘭'的共鸣声。"说话间他俯身贴着瓜皮补充道:"跟挑乐器一个理儿,好西瓜会有回震感。"
国家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实验显示,成熟西瓜因细胞间隙加大,内部形成空心层,当受到50-100Hz低频敲击时会产生110-130分贝的特定声波。有趣的是,这套方法在新疆哈密瓜产地还有升级版——老瓜农会摘下手表贴耳听音,金属传声效果更明显。
"现在年轻人总依赖切块试吃。"张师傅摇着头说,"其实选西瓜要和它'对话',听声辨位时手指要像弹钢琴那样用指腹轻叩,位置要选瓜脐上方三指处。"
随着农业技术发展,虽然出现糖度检测仪等新设备,但这份充满生活智慧的"声音密码"依然在民间流传。下次买西瓜时不妨放下手机,试试这门传承百年的"听觉艺术"。(记者李晓芸)